
AI浪潮滚滚而来,如何让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?近日,36氪开启以《Qwen动力-端侧智能对谈》直播,以“AI赋能端侧智能”为主题,围绕教育终端、具身机器人、技术攻坚与生态共建等内容展开探讨。36氪研究院院长邹萍与希沃、阿里云等多方科技企业展开深度对谈。作为希沃代表,副总裁黄柏林着重分享希沃在端侧AI应用、技术路径选择及生态协作上的实践与思考,共探“AI+教育”未来。

聚焦端侧智能
探索AI场景应用“最优解”
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,端侧智能成为科技圈的关注重点。所谓端侧智能,是指将人工智能(AI)的模型计算和决策过程,从传统的云端服务器转移到终端设备本身来进行。日常所常见的“端”,可以是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等。而在教育领域,智慧黑板、教师电脑、录播系统等都能被认为是终端设备,可以融入AI技术,变得更智能,且不依赖网络,可自行处理和理解数据。
在此背景下,“端侧部署”与“云端调用”的选择成为技术路径的热点话题。对此黄柏林在直播中表示:“技术路径无优劣,'精准匹配需求'是核心。”

由此,希沃构建“端云协同”模式:自研的希沃教学大模型2.0融入希沃硬件终端设备,实现了本地化AI算力部署,这意味着希沃的产品即便拔掉网线、离开Wi-Fi,也可以使用大模型的功能。同时希沃构建了“1+N+N”的AI技术体系,融入了通义千问等通用大模型,提升AI解决复杂教学场景的能力。

产品应用
端云深度融合,更智能好用
基于希沃教学大模型2.0,希沃学习机推出了AI声音克隆、AI绘本精讲、AI小黑问答等多项技术,实现将简单的绘本扩写成完整故事、模拟家长陪伴教学、回答孩子们的“十万个为什么”,让AI成为宝妈宝爸教育带娃的帮手。
直播间,黄柏林重点介绍了希沃学习机。希沃学习机将希沃教学大模型2.0接入通义千问核心能力,打造儿童专属AI Agent。端云协同上,端侧负责高频感知与基础反馈,云端承接复杂分析与深度生成,既保障响应效率,又平衡体验与成本。以希沃学习机为例,其核心用户为3-14岁儿童,该阶段孩子的学习需求更侧重启蒙、互动与开放提问,需依赖云端大模型的泛化创造能力响应。

在智慧教室端侧AI应用分享中,黄柏林重点介绍了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。该系统部署于交互智能平板,融合端侧感知、多模态分析与大模型能力,是教师的“数字化助教”。他提到,系统通过端侧多模态传感器全程无感采集课堂音视频,10分钟内即可生成结构化教学行为分析报告,替代传统“人工录课+手动评课”模式,实现“下课即反思”的高效体验,帮助教师从“主观经验反思”转向“客观数据驱动迭代”,真正实现教学能力的量化成长。
当前,希沃提出并构建“1+N+N”AI技术体系,即「1个希沃教学大模型架构+N个教学应用场景+N个智能硬件终端」,赋能“教、学、管、评、研”的各个场景,构建支撑未来教育生态的技术“新基座”,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更深层次地赋能教育场景应用。截至2025年6月底,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已在全国建成19个重点应用示范区,覆盖超3,000所学校,应用于超7,000间教室,生成超36万份课堂智能反馈报告;希沃AI备课激活用户数量超60万。未来,希沃将持续联合众多科技企业、生态企业等力量拓展“AI+教育”的边界。
*希沃教学大模型备案名为CVTE大模型
*数据来源于视源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

